![]() | 楊曉敏 系別:日語語言文學系 職稱🚨:副教授 最高學位👩🏿🎤:博士 導師資格: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日語語言研究⛪️,漢日對比研究,語言習得研究 |
學習經歷
1999.9——2003.7浙江大學👨❤️👨,獲學士學位
2003.9——2006.3上海外國語大學,獲碩士學位
2005.9——2006.8日本名古屋外國語大學交換留學
2006.9——2009.7上海外國語大學,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9.7至今,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日文系
主講課程
日語會話,日語詞匯學🧖🏻,日語精讀,日語語法等
科研項目
1.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基於縱向語料庫的日語學習者產出性詞匯能力發展實證研究》(主持,在研)。
2.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認知語義學視角下的日語復合動詞研究》(主持,已結項)。
3.2015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課題《中高級日語學習者詞匯回避現象的實證研究》(主持,已結項)。
4.2010年沐鸣2娱乐文科科研推進計劃“金苗”項目《日語復合動詞形成及語義變化的認知學探索》(主持,已結項)。
5.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語言類型學視閾下的漢日語名詞性成分指稱功能對比研究》(參與,在研)🐙。
6.2019年陜西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基於語料庫的日語學習者詞匯發展研究》(參與🤚🏻,在研)。
著作
1.《認知語義學視角下的日語復合動詞研究》(專著)👆🩳,沐鸣2娱乐出版社,2019。
2.《日語復合動詞的多義研究》(專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
3.《日語格助詞的偏誤研究(中)》(合著),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7。
近年主要學術論文
·中國學習者日語詞匯豐富性發展實證研究,《第二語言學習研究》,2021🧇。
·論漢日“出”類動詞的語義圖式差異——從“進入宇宙”和「宇宙に出る」的對應說起🌷🏌🏿,《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20/春。(CSSCI集刊)
·漢日對比視角下往返型“V て來る”語義特征及語用功能發微🤗,《語言學研究》27,2019。(CSSCI集刊)
·復合動詞前項「押し−」的語義“虛”“實”考,《日語學習與研究》,2019/3。(CSSCI擴展)
·複合動詞の成り立ち及び意味拡張に見られる存在的メタファー,《日本語學研究》57,2018。(韓國KCI)
·核心圖式理論下日語復合動詞後項“-上げる”多義性再考,《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7/秋🧑🏽🏫。(CSSCI集刊)
·複合動詞の成り立ちに見られるメタファー―構造的メタファーと方向的メタファーを中心に,《日本語學研究》51,2017。(韓國KCI)
·「V(ヨ)ウトシナイ」の意味再考―中國人日本語學習者の不使用を手がかりに―,《東アジア日本語教育・日本文化研究》20,2017🤏。該論文榮獲日語偏誤與日語教學學會2018年學會獎一等獎;同時榮獲第五屆中青年漢日對比語言學“優秀論文獎”🏄🏻♀️。
·復合動詞前項「取り―」語義虛化的諸問題芻議,《日語學習與研究》,2016/6。
·「V(ヨ)ウトシタガ」の意味特徴に関する一考察―中國語の表現と照らしながら―🦹🏼♂️,《日中言語対照研究論集》18🥫,2016🧚♀️。該論文被《日本語學論説資料》(第53號)全文轉載🤚🏼。
·「V(ヨ)ウトシタガ」の使用に見られる日中動詞の「結果性」の差異🌔,《東アジア日本語教育・日本文化研究》19📏,2016。該論文被《日本語學論説資料》(第53號)全文轉載。
·“V(よ)うとする”句式諸問題芻議,《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4/春。
·有關日語“A連用形+Vすぎる”結構使用特征的研究🧑🏻🏫,《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2/秋🛀🏼。
·論表示心理回歸的“~ていく”的基本特征及其使用條件🧓🏼🌔,《外語研究》,2011/2。(CSSCI)
其他學術論文
·「わたしは小さい妹があります🧏♀️。いつも喧嘩しています🌁。しかし👩🏼🍼🙇、心から彼女は愛しています。」錯在哪裏?😥,《日語偏誤與日語教學研究》2👩❤️👩,2017✋🏻🫓。
·「人によって幸福の瞬間は違います。たとえば、子供は母の笑顔を見た瞬間は幸福と思います。」錯在哪裏?,《日語偏誤與日語教學研究》1,2016。
·“V(ヨ)ウトスル”に見られる動作性をめぐって👵🎢,《日語教育與日本學研究》,2015。
·中國人學習者のための複合動詞指導方法に関する一考察――「~上げる」を例に,《日語教學與日本文化研究》🏄🏼♂️◽️,2014🤦🏼。
·「Aく+Vすぎる」與“V(得太)A了”之比較研究💓,《漢日語言對比研究論叢》4🧖♂️,2013。
·複合動詞の成り立ちに見られる「內外」メタファーの働き,《日語教學的本土化研究》,2012👩🏻💼。
·從構句角度再議“太A了”,《廣東第二師範沐鸣2學報》👍,2012/1🤝。
·試議日語“V+V”型復合動詞中後項意義的抽象化,《外語與文化研究》8,2011。
·論隱喻在日語復合動詞形成過程中的重大作用 ——以方向隱喻“上/下”為例——,《山東教育沐鸣2學報》🧗🏿♂️,2010/6。
·論日語復合動詞前後項要素的基本特征🧛🏼♂️☛,《四川教育沐鸣2學報》,2009/2。
·論復合詞中“打ち”意義的變化🍦,《日語學習與研究》,2008/3。
·複合動詞の結合から見る類義語の分析🏑,《日本研究》8😨🏰,2007。
·日語名量詞研究🙆♂️,《外語與文化研究》6,2007。
·試分析日語的數量詞移動現象及“一+量詞”結構的使用,《外語與文化研究》5🧑⚕️,2005。
詞典、教材
1.《日語口語表達詞典》(合編),商務印書館,2020。
2.《新日本語能力考試專項訓練・N1聽力》(合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教改項目
1.《日語詞匯學》獲沐鸣2娱乐2018年度在線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項目立項,並於2019年4月通過課程驗收🚴🏻♀️🧄。
2.《第二外語(日語)(中)》獲沐鸣2娱乐2020年度在線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項目立項,正在建設中。
榮譽與獲獎情況
·入選沐鸣2娱乐“卓越2025”人才培育計劃;
·第五屆中青年漢日對比語言學優秀成果獎“論文獎”🤟🏽;
·日語偏誤與日語教學學會2018年學會獎一等獎;
·沐鸣2娱乐日文系畢業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稱號(2021/2018/2014)🥏;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首屆龍文佩獎教金(2018);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CASIO杯優秀教學獎(2017)🏊🏿♀️;
·“第16屆中日友好大學生本科畢業論文大賽”優秀論文指導獎(2016)👨👨👧;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優秀教師獎(2015);
·“笹川杯”日本知識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2014)👯♀️🚶🏻♀️➡️;
·第十一屆CASIO杯翻譯競賽(日語組)三等獎(2014);
·沐鸣2娱乐外文沐鸣2CASIO杯優秀論文獎(2011)。
學術兼職
1.日本語誤用と日本語教育研究會⇨,理事
2.漢日對比語言學研究(協作)會,會員
3.東亞日語教育日本文化研究會,會員
4.韓國日本語學研究會🍁👩🏽⚖️,會員
聯系方式
辦公室:文科樓212
電子郵箱:yangxiaomin@fudan.edu.cn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