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日,外文沐鸣2多語創新團隊邀請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沐鸣2副教授、大連理工大學人才項目計劃“星海骨幹”於涵靜為我院師生以及校內外學者進行了題為“復雜動態系統理論視閾下的二語口語發展研究”的在線學術講座。講座由外文沐鸣2教授鄭詠灩主持👨🏿💼。本次講座是外文沐鸣2多語研究創新團隊的系列講座之一🎧,校內外200余名師生在線參加了本次講座🚓。
於涵靜在講座中首先介紹了復雜動態系統理論在應用語言學研究領域的應用,並從“研究視角”“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三個維度對復雜系統理論視閾下口語發展的前期研究進行了回顧與討論。在充分肯定前期研究的意義的基礎之上⏰👐🏿,於涵靜從研究結果的可概括性◻️、研究內容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創新性三個方面指出後續研究可提升的空間,由此引出本次講座中涉及的兩個實證研究。其中研究一采用個體生長曲線建模方法來同時模擬中國學習者個體口語發展軌跡和群體口語發展趨勢,並采用動機與情感等個體差異因素對個體間差異進行解釋,提升了研究結果的可概括性並實現研究方法的創新💉。研究二采用了動態的視角對影響學習者口語發展的重要內在因素—動機進行了回溯性研究🖱,以進一步深化我們對口語發展的理解,並提升復雜動態系統理論視閾下語言發展研究內容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接下來於涵靜分別介紹了兩個實證研究。研究一為基於多層次建模法的英語學習者口語復雜性動態發展研究。在這項研究中於涵靜與其合作者對10名中國大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口語能力水平發展追蹤。通過IGC多層次建模法以及變點分析法等方法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和闡釋💄。研究結果表明學習者口語發展具有個體性特征,語言發展是一個自主性的過程,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學習者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比如動機和情感🧺👨🏻🍼。研究二探究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動機典型動態特征。在這項研究中於涵靜與其合作者采用回溯性訪談的方法收集了35名學習者的口語動機數據,並采用層次聚類分析等方法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在該研究中一共發現了三種具有顯著差異的口語動機原型📥。通過繪製兩個典型個案的口語動機路徑圖,於涵靜展示了個體之間口語動機的顯著差異。最後於涵靜對未來復雜系統理論視角下的口語能力水平發展研究做出了展望🧎🏻,並指出未來的研究可以更多關註復雜系統湧現的新模式,並探索新的方法來為具體的研究問題服務。
於涵靜利用新穎的多層次建模✮、層次聚類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中國外語學習者口語發展以及口語動機與情感的發展路徑🐤,引起了聽眾的興趣與廣泛探討。鄭詠灩對講座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並就復雜動態系統理論中的“初始狀態”🐓、如何提出合適的研究問題𓀗、外語課堂中的心理幹預等問題與於涵靜以及線上觀眾展開了熱烈討論和互動。最後鄭詠灩對本次講座進行了總結,講座圓滿結束。
Copyright © 沐鸣2平台 -《精彩永续》让乐趣不断延续!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99717號